在官家的脸上却什么都看不出来,语气也没有任何变化,却又该察什么言?观什么色?
思虑了半晌,又想着官家以往的态度,李邦彦躬身道:“回官家,金兵挟灭辽之威分兵南下,其势难当。
故,臣以为孙御史之言虽有不当之处,然,为大宋江山万年计,为天下万民计,臣以为不若暂且议和,再多赐些岁币与他,日后再做计较也就是了。”
赵桓的嘴角不自觉抽了抽。
大萌的皇帝们很奇葩,有喜欢带兵砸场子的,也有喜欢斗蛐蛐的,还有喜欢修仙的,更有喜欢嗑药玩女人的,甚至还有喜欢当木匠的。
大明的官员们也很操蛋,有喊着水太凉的,也有当了带路党的,更有比死间还要忠心的大清之友。
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哪个操蛋玩意儿敢在朝堂上赤裸裸的劝说皇帝投降。
偏偏大怂的这些怂蛋们就敢,明明还有大把翻盘的机会,当朝侍御史和宰相却公然在朝堂上劝皇帝投降,割地,赔款?
这些货是天生缺钙?还是脑子里面泡了水?
“依尔等之意,朕便应该早早投降,将这万里江山拱手奉上,如此尚可不失昏侯之位,若是死战到底,只怕兵祸连结之下,百姓难免流离失所,生灵不免涂炭之苦,然否?”
语气中满是嘲讽,赵桓的脸上却不见喜怒。
从龙椅了站起来向前踱了两步,之后又扫视了殿中群臣一眼,赵桓的嘴角挑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孙御史和李相之言,当真是有如洪钟大吕,震聋发聩!朕若不降,只怕要愧对大金,愧对女真,乃至于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真应该立刻罢免了自己!”
“官家息怒,臣等万死。”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