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首页

第20章 后期墨家(1)

('\n

《墨子》中有六篇:《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与其他各篇性质不同,特别有逻辑学的价值。《经上》、《经下》都是逻辑、道德、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经说上》、《经说下》是对前两篇中定义的解释。《大取》、《小取》讨论了若干逻辑问题。所有这六篇有一个总的目的,就是通过逻辑方式,树立墨家的观点,反驳名家的辩论。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经”。

\n

前一章讲过,庄子在《齐物论》里讨论了两个层次的知识。在第一个层次上,他证明了事物的相对性,达到了与惠施的结论相同的结论。但是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就超越了惠施。在第一个层次上,他同意于名家,从更高一层的观点批评了常识。但是在第二个层次上,他又转过来从再高一层的观点批评了名家。所以道家也反驳名家的辩论,不过道家所用的辩论,从逻辑上讲,比名家的辩论更高一层。道家的辩论,名家的辩论,两者都需要反思的思想做出努力,加以理解。两者的方向都是与常识的常规相反的。

\n

可是另一方面,也有常识的哲学家,例如墨家以及某些儒家。这两家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在务实这一点上却彼此一致。在反驳名家辩论的过程中,这两家沿着大致相同的思想路线,发展了知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以保卫常识。这些理论,在墨家则见之于《墨经》,在儒家则见之于《荀子》的《正名》篇。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大的儒家之一,我们将在第十三章讲到他。

\n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

\n

《墨经》中的知识论,是一种素朴的实在论。它认为,人有认识能力,它是“所以知也,而不必知”(《经说上》)。就是说,人都有所以知的能力,但是仅有这种能力,还未必就有知识。这是因为,要有知识,则认识能力还必须与认识对象接触。“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经说上》)就是说,认识能力接触了认识对象,能够得到它的形象,才成为知识。除了认识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还有思维的器官:心,它叫做“恕”,“恕也者,以其知论物”(《经说上》)。换句话说,通过感官传入的外界事物印象,还要心加以解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都市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渔雪
本站提供(渔雪)大神最新作品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多我一个后富...
2655185字07-13
青山 都市 /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本站提供(会说话的肘子)大神最新作品青山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青山讲述的是洛城夜...
2382933字06-23
1979黄金时代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本站提供(睡觉会变白)大神最新作品1979黄金时代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1979黄金时代...
5100139字07-15
生活系神豪 都市 /
生活系神豪
橘猫橘猫
本站提供(橘猫橘猫)大神最新作品生活系神豪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生活系神豪讲述的...
545500字07-16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市 /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本站提供(柳岸花又明)大神最新作品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都重...
3203333字07-18
非正常美食文 都市 /
非正常美食文
吨吨吨吨吨
本站提供(吨吨吨吨吨)大神最新作品非正常美食文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非正常美食文...
2489885字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