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首页

第40章 中国佛学的建立(2)

藏经》卷五十二)。

\n

道生还有一个理论,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法华经疏》),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他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失传了,他这方面的观点还散见于几部佛经的注疏里。从这些注疏看来,他认为众生都有佛性,只是不认识自己有佛性。这就是“无明”。这种“无明”使之陷入生死轮回。因此他必须首先认识到他有佛性,佛性是他本性里面本有的,然后通过学习和修行,自己“见”自己的佛性。这个“见”便是顿悟,因为佛性不可分,他只能见其全体,或是毫无所见。这样的“见”也就意味着与佛性同一,因为佛性不是可以从外面看见的东西。这个意思就是道生所说的“返迷归极,归极得本”(《涅槃经集解》卷一)。得本的状态,就是涅槃的状态。

\n

但是,涅槃并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生死轮回,佛性也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现象世界。一旦顿悟,后者立刻就是前者。所以道生说:“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也。斯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为悟矣。”(语出僧肇《维摩经注》卷七)佛家用“到彼岸”的比喻,表示得涅槃的意思。道生说:“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未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涅槃。”(语出僧肇《维摩经注》卷九)他还说:“若见佛者,未见佛也。不见有佛,乃为见佛耳。”(语出僧肇《维摩经注》)

\n

这大概也就是道生的佛无“净土”论的意思。这是他的又一个理论。佛的世界,就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之中。

\n

有一篇论文题为“宝藏论”,传统的说法是僧肇所作,但很可能不是他作的。其中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感,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喻彼真人,亦复如是。”(《大藏经》卷四十五)意思是说:假设有个人在贮藏金器的宝库内,看见了金器,但是没有注意金器的形状。或者即使注意了金器的形状,他还是认出了它们都是金子。他没有被各种不同的形状所迷惑,所以能够摆脱它们的表面区别。他总是看得出它们内涵的本质是金子,而不为任何幻象所苦。这个比喻说明了真人是什么。

\n

这个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青山 都市 /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本站提供(会说话的肘子)大神最新作品青山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青山讲述的是洛城夜...
2382933字06-23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都市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渔雪
本站提供(渔雪)大神最新作品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多我一个后富...
2655185字07-13
Z世代艺术家 都市 /
Z世代艺术家
起酥面包
本站提供(起酥面包)大神最新作品Z世代艺术家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Z世代艺术家讲述...
1591848字07-17
王女娇娆(父女产乳1v1) 都市 /
王女娇娆(父女产乳1v1)
一只芒果
御宅窝提供王女娇娆(父女产乳1v1)全集及全本免费在线阅读,无弹窗广告全文阅读,界...
47729字11-18
华娱从男模开始 都市 /
华娱从男模开始
河马不会叫
本站提供(河马不会叫)大神最新作品华娱从男模开始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华娱从男模...
2212701字07-11
生活系神豪 都市 /
生活系神豪
橘猫橘猫
本站提供(橘猫橘猫)大神最新作品生活系神豪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生活系神豪讲述的...
575358字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