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
首页

第45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1)

bsp;在第七章,对于在以上引文中提到的孟子的那句话,做过充分的讨论。“必有事焉”,“勿助长”,这是孟子养浩然之气的方法,也是新儒家极其赞赏的方法。在程颢看来,人必须首先觉解他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道理。然后,他需要做的一切,不过是把这个道理放在心中,做起事来诚实地聚精会神地遵循着这个道理。这样的功夫积累多了,他就会真正感觉到他与万物合一。所谓“以诚敬存之”,就是“必有事焉”。可是达到这个合一,又必须毫无人为的努力。在这个意义上,他一定“未尝致纤毫之力”。

\n

程颢与孟子的不同,在于程颢比孟子更多地给予仁以形上学的解释。《易传》中有句话:“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传下》)这里的“生”字可以当“产生”讲,也可以当“生命”讲。在第十五章,把“生”字译作“产生”,是因为这个意思最合《易传》的原意。但是在程颢和其他新儒家看来,“生”的真正意义是“生命”。他们认为万物都有对“生命”的倾向,就是这种倾向构成了天地的“仁”。

\n

中医把麻痹叫做“不仁”。程颢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n

所以在程颢看来,从形上学上说,万物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都不过是我们与他物之间这种联系的表现。可是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不忍人之心”被自私蒙蔽了,或者用新儒家的话说,被“私欲”,或简言之“欲”,蒙蔽了。于是丧失了本来的合一。这时候必须做的,也只是记起自己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并“以诚敬存之”而行动。用这种方法,本来的合一就会在适当的进程中恢复。这就是程颢哲学的一般观念,后来陆九渊和王守仁详细地发挥了。

\n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起源

\n

第八章已经讲过,在先秦时代,公孙龙早已清楚地区分了共相和事物。他坚持说,即使世界上没有本身是白的物,白(共相)也是白(共相)。看来公孙龙已经有一些柏拉图式的观念,即区分了两个世界: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

相关小说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都市 /
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渔雪
本站提供(渔雪)大神最新作品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多我一个后富...
2655185字07-13
1979黄金时代 都市 /
1979黄金时代
睡觉会变白
本站提供(睡觉会变白)大神最新作品1979黄金时代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1979黄金时代...
5100139字07-15
青山 都市 /
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本站提供(会说话的肘子)大神最新作品青山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青山讲述的是洛城夜...
2382933字06-23
生活系神豪 都市 /
生活系神豪
橘猫橘猫
本站提供(橘猫橘猫)大神最新作品生活系神豪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生活系神豪讲述的...
545500字07-16
华娱从男模开始 都市 /
华娱从男模开始
河马不会叫
本站提供(河马不会叫)大神最新作品华娱从男模开始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华娱从男模...
2212701字07-11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都市 /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柳岸花又明
本站提供(柳岸花又明)大神最新作品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都重...
3203333字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