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society for free psychoanalytic research),并将其研究成果命名为“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
\n
1920年 50岁
\n
阿德勒声名鹊起,环游世界,到各地演讲,并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
\n
1926年 56岁
\n
第一次到达美国,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
\n
1927年 57岁
\n
受聘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讲座教授。同时,在一所“社会研究新学校”担任教授。
\n
1932年 62岁
\n
被长岛医学院(long lsland college of medicine)任命为医学心理学客座教授。出版了《自卑与超越》一书,该书原名为:《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n
1934年 64岁
\n
和夫人定居美国纽约。
\n
1935年 65岁
\n
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出版的著作除了本书之外,还有《理解人性》《儿童的人格教育》《优越感与社会兴趣》《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自卑与生活》等。
\n
1937年 67岁
\n
受聘赴欧洲讲学。由于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突发,客死于苏格兰阿伯丁市(aberdeen),享年67岁。\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