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这就到了伏尔加河畔的喀山。
\n
到喀山,眼看秋季来临冬天马上就到,戚继光认为这是个谈判的好契机,继续派人向西谈判,再往西就是下诺夫哥罗德了。
\n
这会儿明军的进军次序已经变了,他们能感觉到离罗刹国都城越来越近,除金国车臣汗一部从攻,主力已经换上浙军三营,万岁军在后面一手弹压部队、一手派人联系南方奥斯曼。
\n
不过董一元的任务难度非常大,他的斥候去了克里木汗国,派出去二百多个好手,最终能活着安全抵达克里木汗国不到五十人,通过克里木汗国抵达奥斯曼的,更是少之又少。
\n
至少在今年,没指望拿到奥斯曼的粮草援助,倒是对东方明军到来早有准备的克里木大汗格莱二世毫不犹豫地派部队北上,被明军筹措粮饷,并派遣使节划定边境、向大明皇帝朝贡等诸般事宜。
\n
人在喀山的戚继光对克里木汗国的动作有点难以理解,安排麾下大将炒花移师西南,防备克里木汗国进军的方向。
\n
戚继光没办法理解,既然是要给明军运粮,为何要派遣军队西进,而且空着手什么粮草都不运。
\n
后来几个月使者往来通信,让戚继光逐渐对格老二的意图有了把握。
\n
这是个借花献佛的过程。
\n
克里木汗国的几个万骑长向西发兵,进入乌克兰草原,抄了波兰立陶宛的波尔塔瓦城,掠得数万白奴、烧了许多村庄,沿线四百里烽烟四起焦土遍地。
\n
而后两个万骑长押运抢掠到的粮食、皮料、毛织物转向东北,赶着牲畜队在使者的引导下向喀山前进。
\n
其他万户则押运白奴回到他们的喀法淘奴隶市场,把东欧草原上抢来的白奴卖给宗主国奥斯曼。
\n
自克里木汗国立国以来,他们一直是这么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