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实际上之所以久电很能苟,并不是其它创业者傻,看不到黄团的威胁,无非是因为投久电的是巴人,钱本身没有时间成本,所以拖得起;而其它创企拿到的投资有些是投资人靠贷款拿到的钱,每年要交不少利息,必须早做决断而已。
其实楚垣夕对杜立和于晴能够认清形势挺欣慰的,因为他六月份就觉得应该投了,但是实在没有理由这么跟两人说。对巴人,当然拖的越久越不利,本来能卖个好价钱的可能后面就卖不上价了,但是一共也才两千万而已。
至于久电具体能值多少钱,楚垣夕并不乐观,因为价格并不取决于久电,而取决于黄团是否“听话”。
然而黄团显得不紧不慢,对于收编目前赛道上的玩家显得漫不经心,因为时间在他们那边。一个很简单的情况是,如果买一个东西需要花十块钱,但是自己做只需要花两块甚至更低,只是需要一些时间,为什么不自己做呢?
这就逼的楚垣夕不得不发话了,八月份的时候他对负责出面的梁可年说:“敦促一下对方,巴人的资产其实还有潜在的大买家,提醒他们注意不要因小失大。”
关键的话其实不用多说,最好是给人留下遐想的空间,甚至变成瞎想也无不可。要知道蓝饿本身虽然被限制在外卖一个领域内,而黄团没有边界,所以可以随便向外扩张。但是蓝饿上边可是阿里本地生活事业群,黄团的动向当然是必须关注的,不但关注,还要研究是否跟进。
而当黄团采取行动三个月的时间点到来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微妙的。阿里不打算采取行动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曾经制造了2019年阿里最大的一笔对外并购,现在跑去刺激一下阿里,使得对方产生了什么不好的想法,甚至不用跑过去,只需要在朋友圈乃至微博上哔哔两句,这……
反正这就不是自己做一个同样的产品只需要花两块钱的问题了,且不说后面还有几百块的pk等着,之前因为慢慢吞吞没有吃掉的这些赛道玩家们,可就都变成对方的收购目标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