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顺且立刻道:“卫侯难道不是死于世子之手吗?”
卫侯死后,姬舒接管卫地,这很明显就是你们夫妻的阴谋。
姬定道:“当然不是,卫侯是死于自己对于权力过于贪婪,我给予卫侯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治理国家的良策,殷部长倒是指出我的哪条建议是要害卫侯的?”
殷顺且默不作声。
姬定又道:“是卫侯过于贪婪,他不管国家兴亡,不管对错是非,只顾着平衡朝廷,绁错他们犯下如此多错误,但是卫侯却依然重用他们,何解?就是为了平衡你殷顺且。可见卫是亡于卫侯,而非是亡于我,但我确实也帮助我夫人取代了卫国,但这是坏事吗?郑国的人民可比卫国的人民要幸福得多。”
殷顺且兀自不语。
如果现在说让郑国百姓回到卫国,没有人会答应的。
司马昭鱼郁闷道:“楚国亦是如此,世子的每条建议都是对的,只不过世子也知道楚王是不会听的。”
姬定笑问道:“那能怪我吗?”
“!”
司马昭鱼无言以对。
这贤臣当得确实无懈可击啊!
姬定道:“正如我之前所言,我之所以要去楚国,是寻找我大周兴衰的秘密,当时并未想到今日,因为这在当时的我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孟子、子让他们稍稍点头。
唯独白圭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
他不相信。
他一早就在帮助姬定谋划大业。
姬定又继续道:“而在楚国我终于找到原因,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世袭。贵族世袭,杜绝了人民向上的通道,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想过更好的生活,谁都想当人上人,但是由于世袭制的存在,导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过上更好的生活。
正如同谁也不无法阻止水下流,这必然是会失败的,各国变法也都有针对这一点,只是不够彻底。
其二,贪婪、自私,楚国的那些贵族,死到临头,仍不愿意给予人民一粒粮食,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们的灭亡是他们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而新会的创立,就是我对大周这两点的总结。看看杜组长,看看鲁部长,他们可都是平民出身,但是他们的才能,却不亚于在坐的大多数人。
如果没有新会,他们不可能有出头之日。故此我兴建学院,宁可饿着肚子,也要让每个孩子读上书,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出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