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高三那年。母亲下岗,父亲的机械厂效益不好,家里突然陷入拮据。那年除夕,餐桌上只有一盘青菜、一碟豆腐和一小碗红烧肉。父亲把肉夹给姐弟俩,自己啃着骨头说:“我就爱吃骨头,越嚼越香。“
半夜里,林秋起床上厕所,看见厨房亮着微弱的光。她悄悄走过去,发现父亲正就着月光啃冷馒头,锅里温着半锅白菜汤。那一刻,她突然明白,所谓的坚强,不过是父母把所有苦涩都藏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
晨光再次照进厨房时,林家已经开启新一天的鸡飞狗跳。林冬赖在被窝里不肯起床,被母亲揪着耳朵拖出来;父亲戴着老花镜研究新菜谱,时不时往嘴里塞块隔夜的焦肉;林秋一边喝着白粥,一边帮弟弟检查作业。这样的吵闹声,在邻居听来或许聒噪,却是林家独有的生活韵律。
随着年龄增长,林秋渐渐发现,家里的每个角落都藏着时光的印记。客厅墙上歪斜的身高刻度,记录着姐弟俩从牙牙学语到亭亭玉立;阳台上锈迹斑斑的晾衣架,见证过无数个晾晒被子的晴天;就连厨房那口用了二十年的铁锅,都磨出了岁月的包浆。
某个深秋的傍晚,林秋下班回家,远远就看见父亲站在小区门口张望。“怎么在这儿?“她问。父亲笑着从怀里掏出个保温桶:“你妈炖了莲藕排骨汤,非要我送来。“打开盖子,热气瞬间模糊了眼镜,熟悉的香气钻进鼻腔,勾起无数温暖的回忆。
回家路上,父亲絮絮叨叨说着家里的琐事:林冬最近成绩进步了,母亲迷上了广场舞,阳台上的君子兰又开花了。这些细碎的日常,在林秋听来却无比珍贵。她突然意识到,所谓的幸福,或许就是这样平淡却真实的烟火,是吵吵闹闹的清晨,是焦香四溢的厨房,是无论多晚都为你留着的一盏灯。
春节前夕,林家照例开始大扫除。母亲翻出一个旧箱子,里面装满了泛黄的照片。有林秋周岁时抓周的照片,有林冬第一次学走路的影像,还有父母年轻时的结婚照。照片里的母亲穿着白纱,父亲西装笔挺,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