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回到工坊那天,小夏带着学员们正在尝试“盲刻“——蒙眼触摸木料纹理,再凭感觉下刀。“老师,木头真的会说话!“她掀起眼罩,手中歪歪扭扭的木牌上,树皮的疙瘩变成了笑眼。我想起程老爷子说的“匠人要听得懂木头的呼吸“,眼眶不禁发热。
深秋,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突然造访。他们捧着程老爷子修复的《山海百兽图》残卷,激动地说:“这就是失传半个世纪的皇家造办处密稿!“展览筹备期间,我带着爷爷的雕刀和程老爷子的墨玉,走进了故宫的修复室。当雕刀触及百年紫檀,我仿佛听见两代匠人的心跳,在木料深处共鸣。
开展那天,展厅中央陈列着完整的《山海百兽图》屏风。阳光透过窗棂,在麒麟的鳞片上流转,在鹿群的犄角间跳跃。人群中,我看到程老爷子坐着轮椅,正颤巍巍地抚摸展柜玻璃。他转头望向我,浑浊的眼睛里,倒映着雕刀下永不褪色的星河。
刀痕里的千年回响
展览结束的那个深夜,故宫修复师老陈抱着个檀木匣子找到我。匣子里躺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雕刀,刀身上隐约可见饕餮纹,“这是修缮养心殿时从地基里挖出来的,“老陈压低声音,“经过碳十四检测,距今已有千年。“
我戴上手套握住刀柄,一股寒意顺着掌心蔓延。恍惚间,眼前浮现出模糊的画面:烛火摇曳的工坊里,一位身着短打的匠人正对着月光打磨青铜器,他身旁的案几上,摆着半卷与《山海百兽图》极为相似的图纸。
“想不想做次大胆的尝试?“老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用古代技法,复刻这把青铜雕刀的工艺。“我们联系了程老爷子和小夏,组成了一支特殊的团队。小夏负责3D扫描建模,程老爷子凭借经验复原古法锻造流程,而我,则要用爷爷的雕刀完成最后的雕刻工序。
锻造青铜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我们在郊外搭建起仿古窑炉,按照古籍记载调配铜锡比例。当第一炉青铜溶液注入模具时,高温的热浪中,我仿佛看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