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离开终南山,回到了俗世。临走时,他回望道观,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
建国后,爷爷在县城开了间中药铺。柜台下藏着的修道笔记,记载着他将丹道理论融入中医的尝试。他仔细研究丹经中的药理知识,结合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调配出了许多独特的药方。他依据丹经里的配方,熬制出预防汤药,救了不少人。那些康复的人们,带着感激之情来到药铺,却不知道这神奇药方背后的渊源。
“修行不在深山,而在人间。“爷爷常对年幼的我这么说。他会在暴雨天冒雨疏通被堵的下水道,不顾自己淋湿的衣衫;会在寒冬为流浪的乞丐熬制驱寒的姜汤,看着他们温暖的笑容,自己也感到满足。有次我看见他悄悄用术法治愈了一个摔断腿的孩童,却叮嘱对方不要声张:“这只是草药的功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修道之人的慈悲与善良。
暮年的爷爷依然保持着修道人的作息,每天寅时起床打坐,对着东方第一缕阳光练气。他的书房挂着一幅自写的对联:“内修清净心,外行善德事。“直到临终前,他还在修改那本修道笔记,说要把毕生所学留给后人。他用颤抖的手,在笔记的最后一页写下:“道在心中,行在人间。“
合上笔记本,窗外的月光正好落在“大道至简“四个字上。这些年我照着笔记里的方法练气,虽未达到爷爷的境界,却也能感知四季流转的细微变化。或许正如爷爷所说,真正的修道,从来不是追求超凡入圣,而是在平凡岁月里,守住那颗向道的心。这本笔记,不仅是爷爷的修行记录,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让我明白,所谓修道,不过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在喧嚣尘世中,寻一片心灵的净土。
在中药铺的岁月里,爷爷将修道的智慧融入日常,药柜上的铜铃成为了他特殊的“修行法器“。每当山风掠过街道,铜铃轻响,他便会放下手中的戥子,闭目感知风的走向与湿度。某个梅雨季,铜铃突然发出急促的嗡鸣,他立即提醒药农加固晾晒药材的篷布,果然一场暴雨倾盆而下,避免了大批药材霉变。
爷爷还将丹道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