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示意其言明。
\n
随何略微颔首,“自义帝身亡,大王和霸王都列为诸侯,北向而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把国家托付给他。楚霸王攻打齐国时,他亲自率军前往,没有半点退却,身先士卒。那个时候大王应当出动淮南全部人马,亲自率领着他们,做楚军的前锋,如今只派几千人去帮助楚国,嘴上说面北而侍奉霸王,做人家的臣子,但这是臣子该有的样子吗?”
\n
“刘邦在彭城作战,项王还未曾脱战于齐国,您就应该调动淮南所有的人马,渡过淮河,帮助项羽与刘邦日夜会战于彭城之下。您拥有万人之众,却没有一个人渡过淮河,这是垂衣拱手地观看他们谁胜谁败。”
\n
“大王把国家托付于霸王,本来该是这个样子吗?您挂着归向楚国的空名,却想安安稳稳地依靠自己,我私下认为大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可是,您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
\n
“楚国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却背负着天下不义的名声,因为他背弃盟约而又杀害义帝。可是楚霸王凭借着战争的胜利自认为强大,刘邦收拢诸侯之后,回师驻守成皋、荥阳,从蜀、汉运来粮食,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分兵把守着边境要塞,楚国想继续带兵攻打荥阳,中间有梁国相隔,深入敌人国土八九百里,想打,又打不赢,攻城又攻不下,老弱残兵辗转运粮千里之外。”
\n
“等到楚国军队再次到达荥阳、成皋时,刘邦的军队却坚守不动,进攻又攻不破,退却又逃不出汉军的追击。所以说楚国的军队是不足以依靠的。”
\n
“假使楚军战胜了汉军,那么诸侯们自身危惧,必然要相互救援。一旦楚国强大,恰好会招来天下军队的攻击。所以楚国比不上汉国,此种形势是显而易见的。如今您不和万无一失的汉国友好,却自身托付于危在旦夕的楚国,某真的替您感到疑惑。某不认为淮南的军队足够用来灭亡楚国。只要您出兵背叛楚国,项羽一定会被牵制,只要牵制几个月,刘邦夺取天下就可以万无一失了。某请求趁着这个机会归附汉国,刘邦一定会分割土地封赐大王,又何况大王屯兵淮南,淮南必定为您所有啊。某说这么多不成熟的计策,希望您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