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这个时候的军队大概也有几万人,出去带了十万,成皋、安邑、平阳,战线向北拉过去的话,就有少了许多兵力,不过五六万人还是有的。
\n
而且此时还有人自愿带领数万人前来投靠韩信,此人便是常山王张耳,在楚齐的夹缝间生存的一个诸侯王。
\n
张耳本不想投靠韩信的,在常山做一个大王多好,但是他心中气不过陈余,想当初赵王歇的拥立,以及赵地百里的拥有,几乎都是张耳和陈余的功劳。
\n
没想到不过是一点利益问题,陈余竟然将多年的老战友赶下马,独占赵地,让张耳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常山,而且还是哭着求着才放出去的。
\n
古人最重颜面,陈余独留在赵地,害怕张耳死灰复燃,到处宣扬张耳的不是,使得张耳声名狼藉。
\n
所以张耳在常山聚集万人,绕过城阳,借道朝歌,直接来到上郡投靠韩信,对于这样的好事,韩信也就没有拒绝,当即纳入自己的帐下。
\n
韩信则是在井陉南驻兵,并未袭击赵地,在这之前,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断了赵地的粮道,亦或是楚地的救兵。
\n
在赵楚之间还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那就是西魏王的将军兼任相国,前面略有提到,便是日后的梁王彭越,现在魏国土地大部分都是他占领的。
\n
因此韩信在攻打代郡之前,必须先交代彭越,让其看好楚赵之间的粮道,若是有消息就应该立即禀告。
\n
彭越这个人比较有战略目光,似乎一开始就看出来汉王能够成为天子,所以诸事都听从汉王和韩信的安排。
\n
上次安邑之战,彭越就在安邑的旁边,他虽是魏豹的下属,但并不是很欣赏魏豹,所以并未救援,而是隔岸观火。
\n
这一战让彭越对韩信彻底刮目相看,所以死心塌地的服从汉王,彭越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接到韩信的密函时,当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