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26号早上,朱怀诚终于完成了杨灿交给他的工作,收集来了相关的独立音乐公司的资料,杨灿略微扫了一遍”大概有二十家公司,这些公司的名字杨灿几乎都没有听说过。
\n
之前杨灿在研究过台湾一些独立音乐的歌曲后,就想到了英国流行音乐文化评论家学者西蒙弗雷斯的一句话”独立音乐重要的不是缺乏发声的管道,以及品质,而是在于如何在资本社会下求生存。
\n
事实上,台湾的独立音乐发展在亚洲算是比较早的,从1970年代开始,就已经有了李双泽在家中自弹自唱自己简陋的录音开始,并恰逢当时台北民歌西餐厅的杨灿分歧而成为首位史上有记者的独立音乐歌手。
\n
而后,大学生杨弦与诗人余光中合作出版的《〖中〗国现代民歌集》及《西出阳关》两张专辑,更是成为早期台湾校园民歌的滥觞,其中杨灿影响最深刻是民歌手胡德夫”他的那首《匆匆》的平均歌曲能量甚至超越了650”只是也就是能量太高无法作为商业歌曲来推广。
\n
近年来台湾的独立音乐更是大踏步向前”苏打绿,陈珊妮,张悬,等等歌手都成功登陆主流市场。
\n
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公司也开始与那些主流唱片人合作。
\n
杨灿的这份资料里当然没有那些最当红的独立音乐人,这份资料都是些相对“失败”的公司,很详细数据,包括制作过那些唱片,旗下有什么乐队,还有就是这些公司的资料和分析,什么公司推出一张白烂唱片,销量惨淡,导致亏损严重”什么公司又做砸了一笔什么交易”
\n
导致目前处于停摆状态中,那些是由于掌舵人玩腻了音乐这行当”想急于脱手的。
\n
朱怀诚整个人好像瘦了一圈”有气无力地道:“唉,真不明白你,我给你带mp3回来就好了,何必要非要给别人拍照”这几天真是忙死我了。”胖子还真搞不明白杨灿要这些人拿着cd的照片做什么?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