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与今天以赚钱为根本目的的莆田系医院不同,宋朝的施药局为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看病时只收本钱,对于特别贫困的穷人还免费发放药物。
\n
安济坊和居养院是宋徽宗时普及完善的社会救助和养老机构。《宋史》记载,宋徽宗曾下诏:“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安济坊主要给患病的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类似一个免费医院。当时规定,凡是有1000户以上的城镇都必须设置安济坊。居养院,主要是针对孤寡老人、穷人、孤儿的居养机构。其中,针对孤寡老人的居养院后来叫作安老坊、安怀坊等,名称不同,性质一样,类似今天的官办免费养老院。在宋朝,凡是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都有权利进入居养院。居养院中,针对孤儿的部分叫作慈幼局,其性质相当于今天的儿童福利院。
\n
通过名字我们很难猜到“漏泽园”这个机构的功能。实际上,它是一个福利性质的殡葬机构。在宋代,凡是无主的尸骨或者因家贫无法安葬的死者,都由政府负责安葬,安葬的墓地被称为漏泽园。漏泽园的建立,不仅给了贫穷者最后的往生体面,还能有效地改善居住环境和防止疫病流行。
\n
中国台湾经济史家侯家驹将宋代社会福利评价为“由胎养到祭祀”,堪比今天西方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宋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准与文明程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这也是本书开篇之所以说宋代是最幸福时代的原因。
\n
谈及宋代的社会福利,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宋朝的社会福利体系大多是在宋徽宗时期完善的。其中,蔡京所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社会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这就有点讽刺了,因为宋徽宗时代被很多后人认为是宋朝最腐败的时期,蔡京也被认为是大奸臣。按很多人的理解来看,这两位老先生不应该干这么多好事啊!这一问题就是历史学界有名的“蔡京悖论”。明清之际的大学者顾炎武在谈及此问题时就说:“漏泽园之设,起于蔡京,不可以其人而废其法。”
\n
对于这一问题,王老师的看法与顾炎武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3页 / 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