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是事无不可对人言。
“各位,上一次整体汇报中,领导们对于文艺汇演、点火、垫场表演已做了批复,今天我们要就几个重点问题再行协商。”
“第一个,《歌唱祖国》的选角问题。”
老谋子示意工作人员链接办公室的大屏,顾筠也让摄影切了一个中远景,把这场讨论里所有人的反应、表情全部纳入镜头。
张一谋兵马俑似的脸上涌现一丝无奈:“《歌唱祖国》的ab角中,a角的小姑娘杨沛宜正巧换牙,估计到时候会缺两颗大门牙,领导觉得可能不够美观。”
“备用的b角林妙可的音色、音准跟她比差了一些,但活泼可爱的气质更胜一筹,能够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儿童的形象。”
“大家议议看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是用林妙可。”
音乐总监陈其钢率先发表意见:“我认为用杨沛宜比较好,孩子们的面孔都是比较可爱的,杨沛宜的声线更好。”
“去年我看了巴黎歌剧院童声合唱团在凡尔赛宫演出,很多孩子都在换牙期,这恰恰是最真实的童真。”
张继钢提出不同意见:“合唱团是合唱团,奥运会是奥运会,到时候全世界40亿观众都会聚焦到舞台上这个小姑娘,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但何必让人说出话来呢?我支持用林妙可。”
路老板询问几个海外华人的意见:“林颖姐,马文,蔡老师,你们看呢?”
马文摇头:“西方观众的视角里,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我偏向于林妙可。”
林颖支持:“我支持林妙可,西方观众对《歌唱祖国》没有太多认知,歌声好与不好他们无从判断,非要选择一个,还是形象更重要一些。”
蔡国强也支持林妙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