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不高的素材拍摄是够的,但有了载荷的续航能力暂时还是问题。”
后世无人机用于影视作品的素材拍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王保强的《hello!树先生》,以及2012年的《舌尖上的中国》。
但大规模运用是2014年大疆
inspire
1的推出,这是首款支持
4k视频拍摄的专业级无人机,搭载禅思x3相机,飞行稳定性显著提升。
老谋子在《长城》中首次使用
inspire
1拍摄了军队行进的低空镜头,实现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快速跟拍,效果很好。
现在的大疆具备这样的拍摄能力吗?
显然还差得很远。
无人机拍摄的主流还是分离式设计,硬件架构属于典型的平台+载荷。
想要完成电影级别画质的拍摄,除了无人机本体的动力系统、飞控、电池、机架等基础技术外,通过专用云台与无人机连接的摄像机也是重中之重。
云台负责抵消飞行振动,并支持俯仰、横滚、平移一类的摄像机角度控制。
路宽现在提出来,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行动创造逻辑上的便利罢了。
“我设想中的未来的无人机拍摄,可以突破传统拍摄设备的高度、地形和安全限制,能够轻松实现高空俯瞰、低空穿越、环绕跟踪等视角,这是最大的便利。”
“张导,你想想《英雄》里那场胡杨林对决,无人机能贴着剑锋俯冲,让金色叶片像瀑布一样从镜头两侧炸开;《十面埋伏》的竹林追杀,穿越机能在竹梢间以60公里时速蛇形跟拍,带出你想要的刀光与翠浪的眩晕感。”
“想象一下,感觉如何?”
这种诱惑对一个导演来讲简直是致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