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两人太权威。
他前脚狡辩自己实在解决不了,可能后脚两位总导演就能给他提出个新的思路,啪啪打脸。
如果连术业有专攻他老陈都做不到,那空占个音乐总监的位置,在这里滥竽充数还有什么意义呢?
导演组不会给他躺在奥运后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机会。
只不过陈总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总导演其实还动了其他心思。
他想跟老谋子一起,把几位领导看好和首肯的《我和你》否掉,选择《永远的朋友》。
后者由意大利作曲家乔吉奥·莫罗德尔与中国音乐家孔祥东合作,莫罗德尔就是汉城奥运会《手拉手》的作曲者。
上一世奥运会主题曲的最后确定是5月初,这一世因为总导演路宽中途的意外缺席拖延至今,定稿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情了。
国内有国内的做事方法,这不是个体看不惯或者不喜欢,就可以当它不存在的。
譬如这一项主题曲的选择,从2007年8月开始征集方案,和开闭幕式方案一样分为民间和定向两种途径。
陈奇钢本身作为定向征集单位是没问题的,但他同时也是评委,虽然最后的选拔是匿名,但这又能瞒得住谁呢?
麻烦的是,在路老板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上级领导又表示看好。
现在选择权在导演组手里,怎么办?
怎么在让领导面上也过得去、陈奇钢本人无话可说、又能保证导演组的权威,且不破坏团队氛围的条件下,客观地选择另一首路老板和老谋子都看好的作品?
很简单,打破这位音乐总监的权威光环,实事求是地指出他在工作上的某些态度问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