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杨思维打电话给她,说她的评论被转发再评论了,引起了很大反响。
小刘翻着白眼看了半天,有时候真觉得自己跟路宽、朱大珂这帮人的文化水平差距太大,猪大粪说的都什么玩意?
怎么不大看得懂啊?
用她东北籍姥姥的话说,“拉康镜像理论”又是什么瘪犊子?
刘小驴一边白度一边做阅读理解,心里大骂猪大粪!
整篇文章就一个“某导演夫人”她看得懂!
抛却立场和人品不论,学富五车的朱教授的确有才。
这一点,连多年“苦主”路老板也是承认的。
他的文艺批评就像一台精密的解构机器,总能从最刁钻的角度切入。
把任何热点都变成验证其理论预设的注脚,用学术黑话给通俗事件镀上层知识分子的金身,可谓拿捏精准。
18号下午两点半,同济校园里蝉鸣聒噪。
梧桐树荫斑驳地洒在四平路校区的水泥路面上,朱教授的研究生文论课被安排在文远楼。
这座1950年代建成的灰砖建筑,带着苏式风格的厚重与学院派的严谨,是文学院理论课程的传统授课地点。
小教室里都是他亲自带的研究生,平时会给他写一写接来的市级、国家级的文学和艺术理论课题,朱教授再象征性地给付一些劳务费。
2008年的朱教授正在撰写下一部著作《华夏上古神系》,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哗众取宠和圈钱之作,也是今天在场许多研究生给他代笔和查资料的。
“好,同学们,辛苦大家这么热的天还过来学校。今天我们要把尧舜禹的谱系再梳理一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