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截至目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查机制,已经开始对东大进行首次审议。”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很凑巧的是,你这位东大导演,先后通过《历史的天空》、奥运会开幕式等途径致力于展现正面形象,事实上形成了对上述审议的舆论对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请问,这是否出自正府的授意,你对近日媒体给你贴上的红色标签如何看待,或是辩解?”
这开门都不是见山,直接见刀。
即便路宽对今天采访的难度有充分预测,还是没想到会从这么一个刁钻的角度展开。
艾略特的国际视野毋庸置疑,他很擅长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素材加以串联,形成自己的论据。
关于这次审议,在国内的讨论声是不大的,但在西方却被媒体拿出来热炒,原因不言自明。
路宽可以避重就轻地一句不参与政治话题就轻轻略过,但如果这样,今天所有的话题几乎都要略过。
他和记者处于一种合作对抗状态,消极对抗是没有意义的。
“艾略特先生,请问你出生在哪一年?”
“1951年。”
“哦,我那我对刚刚你提出的问题就不那么好奇了。”路宽笑道:“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
“在你大学毕业和工作进入正轨的70-80年代,北约、华约的对抗走上高潮,所以我很能理解——”
“你刚刚的问题,是带有显著的冷战思维的,对吗?”
艾略特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冷战是政治与政治的关系,我们今天聊的是艺术和政治的关系。”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