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同一时间,北平某茶楼。
李教授和《心惊报》的记者对坐饮茶。
后者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报业集团在京城的主要舆论阵地。
口气很大,但底线不高。
但就和北美专门做犯罪、八卦、性丑闻等刺激性内容的《纽约每日新闻》一样,因为猎奇的内容,它在1920年中期甚至成为了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这种文化产品以噱头、炒作吸引眼球的逻辑,从古至今从未过时。
《心惊报》作为楠方喉舌刚刚采访完仪容端正的李教授,通过这样的“强强联合”继续给苯山大爷加强度。
路老板的猜测没错,因为大麦网和乐视文化的合作暂时性破产,导致本方大幅领先的在线票务形势有变,柳会长很是不满。
昨夜《不差钱》小品中老赵和台下路老板的“眉来眼去”叫他看得心中烦腻。
恰逢像上一世一样,李教授基于本身的职业研究和“特别立场”,对小品王进行了无情的口诛笔伐。
老柳也就顺势让楠方配合一下,为知识分子们助助威、打打气。
再加上局里、台里有些领导和赵苯山的素来嫌隙,造成了现在集团军作战情况下,赵苯山的被动局面。
李教授现在可谓春风得意,她是没想到这一次这么走运,也是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愈发大了。
茶室汇总,她拈起青瓷壶柄,壶嘴倾斜时手腕微微下压,琥珀色的茶汤便顺着白瓷杯壁缓缓注入:
“赵老师的作品就像发酵过头的普洱,表面醇厚,内里早被市井气蛀空了,罗主编你要把我这句话载明。”
“呵呵,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