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中,一起送孩子上学的村里人也不是瞎子,相互挤眉弄眼朝景华的方向打眼色,可谁也没说要背景华。都有自家孩子要顾呢,背了景华,自己孩子怎么办?不过私底下总免不了和家里人说几句私房话:“洪老三夫妻心都偏到胳肢窝了,老大那个天天背着个大背篓,不是打猪草就是挖野菜,去年农忙,家务都是一手包办,这样能干的闺女,嘴还甜,老远就叔啊婶啊的喊人,不知道洪老三夫妻是怎么想的。”
“人家的事情管那么多干啥?”有人事不关己,听个热闹。
“屋内水点点滴,百因必有果,老话说的好啊,父慈子孝,先父慈、子才孝,洪三夫妻现在对孩子不好,以后孩子自然对他不好。”也有人叹息。
“一个丫头片子,早晚是别人家的,本来就不靠她养老,有洪小龙!”
“三岁看老,洪大丫从小就看得出是个勤快能干人,长大了也不能差,这样的好闺女,嫁了人肯定能旺夫。”
“哈哈哈,还旺夫呢,黄毛丫头一个想得倒远。”不论什么话题,最后总会终结在“哈哈哈”上。
在报名处,洪三夫妻把钱交了,领着先报名的龙凤胎去领书本。报名老师对留在原地的景华,露出和蔼的微笑:“你大名叫什么?刚才你妈妈说你叫大丫,学校不能用小名,你的大名是什么?老师给你报名了,你好去追你爸妈。”
“景华,景色的景,春华秋实的华。”
“哦,学前班上的不错,还会用成语了。”老师笑着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