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连城翻看文件,浏览完发现是从一家美国主权基金公司手里,买下对方所持有的特斯拉汽车制造公司全部股票,大约占到总股本的百分之十三,价格预计为三亿四千万美金至三亿八千万美金之间。
\n
当场拿手机查完,继续浏览的同时告诉说:“前几个月上市时候发行十七美金,现在二十二美金,这家公司总市值才二十三亿美元左右,如果按照区间顶格价收购,我们这代价有点高啊。”
\n
尹副总笑道:
\n
“去年年底靠着概念,冲高到三十六美金出头,最近又跌下来了,我们主动联系那家主权基金公司,挨宰也正常。
\n
关键是这么一来我们的持股份额就能达到百分之二十出头,公司ceo很讨厌这家基金会的非执行董事,希望我们借机赶走他,而且愿意跟我们谈一谈合作开发,成立新公司的细节,到时候说不定能从上面要一些政策支持,跟那么庞大的潜在市场相比,现在花点钱也合理。”
\n
范连城同样明白这些道理,追问说:“那家主权基金公司同意溢价打包卖给我们?特斯拉的业绩表现究竟有多惨淡,才让投资人对它的未来这么没信心。”
\n
“业绩确实惨,而且新车研发耗时耗钱,跟互联网企业一样,钱跟水似的源源不断流淌出去,大规模制造车辆和折腾些超跑不同,工厂、生产线、销售渠道、运输维修等等环节,都要靠钱来打通,我估计短期内肯定看不见挣钱的希望,就看能不能一直拿到资金维持下去。”
\n
尹正晖副总裁预感到这行有前景,可一想到发展期间有多困难,心里也有些摇摆不定。
\n
老范抬头瞄了眼,没说话,这些行业他不懂,反正只要懂的人说能投资,他就说服董事会掏钱,很简单。
\n
范连城有段时间没了解这家公司,此刻说道:“直接把工厂搬到我们这边,低价高素质的劳动力有了、厂房很便宜,还有税收支持和完善的配套零部件,这么一来岂不是很省钱?”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