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大热门便是应天府的这几个学子。
毕竟上一届的大小宋状元,也都是出自应天府。
若是今年再出一次状元,应天书院必定会再次名声大噪。
未来的大文豪以及文坛的领头羊欧阳修如今一丁点名声都不显,在赵祯如此宽厚的取士条件下,他甚至都不能通过省试。
只不过此时欧阳修刚刚得了天子的“允诺”,内心十分兴奋。
“宋煊是谁?”
“倒是没听说过,这是谁统计的名单,我觉得我还能考中会元呢。”
“哈哈哈,莫闹了。”
“这你都不知道,名单上的大多数都是未曾婚配还能考中会元,中进士之人,自是早早亮起出来,引得旁人榜下捉婿。”
学子们的议论自是进入了欧阳修的耳朵当中。
他听宋煊说过此番科举改革让大家给赶上了,以前都是按照诗赋取士,如今是按照策论。
无论如何他都有压力的,那日差人送来收集的一些策论题目后,便再也没见过他。
听那个仆人讲,十二哥一直都在家中做题,为省试做好准备,叶顾言他们几个人也没有闲着,当即卷起来了。
“嗨,今年科举考试已经改革了,纵然宋十二他在怎么名动三京,诗赋做的好,在科举考试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了。”
“我看他若是可以通过省试便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就是。”
宋浩虽然也怀疑宋煊不一定能过考过,但是他还是站出来:
“你都不认识他,就知道他考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