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个典故是出自贾谊见汉文帝。
汉文帝在祭祀后坐在宣室,因感于鬼神之事,召见贾谊并询问鬼神的本原。
贾谊详细解释了鬼神的存在和作用,汉文帝听得入迷,甚至移动座席靠近贾谊。
听完之后,汉文帝感叹自己许久未见贾谊,自认为不如贾谊的学识和见解。
更是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出处!
但是结合目前的大宋朝政,宋煊并不觉得是在说天子不问苍生问鬼神之事。
宋煊记录下这个题目。
他觉得命题意图:借汉文帝故事,暗示“太后当归政于皇帝“。
毕竟当今陛下也没有什么喜好鬼神之说,他连想要贾谊这样的臣子,都得不到。
更不用说与一些人秉烛夜聊了,就算聊到天明,大宋政策做主也不是皇帝。
宋煊心中默默思考,会不会是天子当众宣布命令后,传到了出题人的耳中。
他感慨于官家已经长大,暗示刘太后还政的事?
尤其是东京城皇宫紫宸殿西柚宣室阁,是真宗湾年并重处理政务的地方,更是有影射意味。
至于灵乌赋,不用想,便是歌颂太后为灵乌报喜。
这两种选择是在从根本上找为自己站队的人?
宋煊不知道谁是出题人,但是能够出题的兴许是能够与皇帝经常交流的那种大儒。
所以?
宋煊抬起头来,扫视了一下前面的人,不仅有监考之人。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