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煊他是很快就构思完写完了,但是坐在他身边的吴育登时就觉得压力山大。
本来有宦官站在宋煊旁边,关注着他,就让吴育感觉到被注视的压力。
可是他当真没想到,宋煊这个会元是一点都不弱。
尽管遭遇了那种被陷害的事,可是拿着冰水洗脸,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写个策论都能写的如此快。
这就让吴育感到极大的压力!
人跟人之间一旦开始比较,那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
吴育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好不容易通过发解试、省试,如今坐在殿试的内,如何能过怂喽?
不仅吴育觉得难,这个考题连当世大儒刘筠等人也觉得难。
他们甚至觉得陛下当时宣布要录取进士不超过五百,被宰相们教育一通人数太多了,他自己个下意识的就出难题,争取让更多的人落榜。
这帮只会参加科举考试的贡士们,谁知道该怎么执政?
他们可真是一丁点经验都没有。
偏偏今年这次考试,又跟以前看诗赋录取的不一样。
待到宋煊都等着墨迹干的时候,赵祯才瞧见有不少学子动笔了。
文彦博仗着自己家中有人为官,开始写。
王尧臣对于方才的事,感慨颇多,更是开始狂写。
就在众多学子开写的时候,刘太后终于也来考场上凑热闹了。
她如今为大宋的实际当家人,也想要笼络一批高质量的进士为她所用。
宋庠等便是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页 / 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