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吏员后,范仲淹坐在一旁,点燃蜡烛,掏出信件仔细看了起来。
张师德描述了一下应天书院的盛况。
这波学子只是第一波,下一波估摸等消息传播的更久后,才会陆续到来。
大抵是在今年夏季招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考生都该来了。
依照目前的情况而言,应天书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钱财可以支撑。
钱财是一方面,夫子稀缺也是一方面。
如今问题摆在张师德面前,他没什么办法,只能跟李迪还有当朝宰相分别写信,请他们调拨钱粮来。
另外一个便是宋煊说了一个借读费的事。
张师德详细的解释了一二,就是为了缓解书院的经济压力。
在搞钱这方面,范仲淹自认为拍马也赶不上宋煊。
对于经济的认知,他也比不过宋煊。
范详大婚那日,范仲淹切实领教了。
如今范仲淹思考着宋煊出的这个主意,他知道应天书院成为天下第一书院后,必定会有许多学子趋之若鹜。
可是光靠着宋煊那书铺以及宋城各个行会出钱,大抵是不怎么够用的。
范仲淹放下手中的书信,站起身来踱步。
其实他真的心动了。
朝廷拨款有数,宋城本地豪商支持也有数。
毕竟能考进应天书院的大部分都是本地学子,乡人们出点钱支持,也实属正常。
但是随着书院名声大噪,定然会有不少外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页 /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