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香港维他奶总经理李茂山,当即说道:“将瓶装豆奶的价格降低,从餐厅里打开销量,面向普通市民的市场,这应该算是下沉市场。豆奶粉方面,生产成本高,怕是一时间很难普及。”
他是沪市调过来的,也是十年多的老员工了。
陈光良说道:“总之,产品就是要人人消费得起,这是目标。香港有牛奶公司,这个是一般人喝不起的,如果我们华人连大豆都吃不起,那岂不是让人笑话。”
“是的,我们一定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为产品普及做准备。”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你们朝着这个方向便是。待我们维他奶的产品在港粤普及,那么我们又有下一个目标,不要停下来。”
“好的”
何为下一个目标?
自然是要做果汁系列、汽水系列。
回到德辅道的办公室后。
陈光良仔细在纸上写着一些资料,对于工业,他绝不会满足纺织和食品生产。
在50~70年代香港工业大发展中,陈氏企业应该要做到领头羊的地位,而且还要带领香港的经济更加的腾飞。
钢铁厂,这个可以有,从沪市网络一批人才到港,香港虽然没有矿,但可以采取拆船炼钢、进口原材料等方式。
机械厂,也可以有,因为在这一时期,华夏是有自己的机械厂的,包括一些纺织机器,国内都是可以生产的,战时大后方有不少机械厂,是抗战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要看生产什么样的机械,毕竟科技技术有限。
最后,陈光良在纸上写下‘拉链’。
1930年,沪市出现第一家拉链厂,当然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