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于分红,但陈光良可以将这些资金拖到1948年以后,再分给其他股东(7.5%)一点美金,大家还得感恩他。实际上,他就是不分红,那些股东也不知道赚钱没有,赚了多少,更不会主动来过问。
所以平安银行的这1000万美金(另有50万美金用于建筑工业大厦),陈光良是可以随便动用的。
“老板,港府那边传来消息,决定取消香港黄金自由贸易,实行管制。”叶熙明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汇报了一则消息。
陈光良不紧不慢的说道:“意料之中,接下来香港的黄金将要被爆炒。”
叶熙明恍然大悟,原来老板早已经猜到这一切,他当即说道:“那我们要不要继续购入黄金现货?”
“继续,350港币/两以下,都可以购进。但我们只套现现货,且动作不要太大。”
“明白”
实际上,这些都是陈光良自有的资金,只是委托平安银行在操作。
另外一方面,香港平安银行和内地平安银行目前是属于两种架构,香港平安银行的股权是100%属于陈光良家族,而内地平安银行,目前陈光良仅持股92.5%。香港平安银行是战后才正式独立注册,同时也将香港的资产全部放在这家银行里。
假设后面内地平安银行结束业务,那么严智多、方椒伯、杜月笙等人的股权,自然也就散了。香港的产业,是和他们无关的,不过陈光良会拿出几十万美金分给大家的(不分似乎也没事)。
一年的春天来了。
陈光良家族在香港,享受着和平的局势、稳定的经济等,也逐步扎根下来。
当然这种‘扎根’的意识,是陈光良灌输的,不然‘海派商人’很难在香港真正的扎根意识。
就好比前世到了五十年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