焕就是前车之鉴。
此时赵高虽说对崇祯的忠心都是任务的原因不得不为之,但是倒也有一点为他为感动,虽然大臣们的掣肘只给了个从五品的官,却加了一个便宜从事的衔,这个等于说这是我的心腹,所以虽然赵高还是隶属于此时对抗李自成的前线统帅,兵部尚书B级历史人物孙传庭,却有了独立领军的资格,明朝以文为贵,往往军队中最高的统帅都是文官,具体到领兵的武将才是武官,赵高现在虽是武官官职,却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在士林还颇有微名,孙传庭既看不上他这点军队,又不想指挥他,只好远远地把他调开,算是眼不见心不烦。不过赵高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镇抚,但有着皇帝的信任,孙传庭还是拨了他三个千户,就让他在侧翼“便宜行事”,就不再管他了。
赵高也在大营中了解到此时的对抗李自成的军势:李自成击败原来的三边总督汪乔年后,恢复了对开封的包围。孙传庭赴陕西,接替汪乔年出任三边总督,总理对敌一切军务。
此时孙传庭手中有三大强军:一是陕西兵;二是湖广兵;三是保定兵。陕西兵的总督就是孙传庭自己,湖广兵的总督则是C级历史人物侯恂,保定兵的总督是C级历史人物杨文岳,这三位都是文官。另外,陕西兵的主将是D级历史人物高杰,湖广兵的主将是B级历史人物左良玉,保定兵的主将是D级历史人物虎大威,这三位都是武将。此外,孙传庭还有孔贞会的四川兵、刘清泽的山东兵,朱大典的南京兵等各地卫所的兵力,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总数已经超过十万人,难怪可以大方的人给了赵高一只偏军,随便他去做什么。
既然是拱卫边翼,赵高索性给自己的军队取了个“翼军”的称号,现在手下有三个千户的编制,每个千户满编1000人,但实际上,最多的一个也仅有600人,其余两个只有五百余人,其余的部分都被吃了空饷,明朝的军制,卫所的军士都是军户出身,家里一帮老小需要养活,吃点空饷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千七百多的军士中,老弱也有不少,能够上阵参战的也就一千多人,军械装备也都已经很陈旧,这倒不是孙传庭给他穿小鞋,事实上明朝现在的强军只剩下了孙传庭手上那一支,其余的卫队大体上都和赵高手上的差不多,现在的明帝国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