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苏武、张骞串通西域;论文学,有司马相如文采风流;除此以外,类似于韩安国,朱买臣,主父偃这类一时之俊杰不计其数,可以说中间任何一个的地位都比东方朔高上许多,说话的分量,对国政的影响力也重上许多。
可偏偏在这么多人中,赵高挑中了东方朔,这其中的缘由,当然要问个分明。
“陛下英明神武,身边众臣往往难以始终。而先生曾以士人身份,进呈竹简三千片,陛下两月读之不绝,为之击节赞叹,而偏偏之后又不授予官职,这其中的意义本就值得玩味。”赵高既然来找东方朔,这一点自然早就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所以成竹在胸侃侃而谈,“陛下虽没有进封你高官,却一直让你随侍左右,又容你身形放荡,屡次犯禁却轻轻放过,这里面的保全之意,恐怕先生也是心知肚明的了。”
“先生数十年来,始终未离中枢,说是陛下的心腹肱股也不为过吧。”麦玲珑接下来的补充就比较直白,算是正面回答了东方朔的这个疑问。
终汉武一朝,这些名臣名将得到善终的比例并不算太高,一旦身居高位,各个势力之间的倾轧也就在所难免。汉武帝将东方朔只安排了一个千石左右的闲散之官,又明确表示了自己的优容之意,这分明就是一种特殊的保全手段。
既然有用特殊手段保全的价值,那也就等于说东方朔有着能够影响到武帝决策的隐性影响力。
“唔,你们到底是怎么开罪了我们这位散骑常侍大人的?”东方朔对于两人的回答不置可否,反而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
能够在武帝朝不具名字的散骑常侍,除了司马相如,哪里还有第二人?
这个问题不由得让赵高和麦玲珑面面相觑。其实他们两和司马相如连一面也欠奉。只不过当初赵高在击杀牧者的时候,对已经被牧者招募走的卓文君进行了击杀,从底层规则意义上干掉了这个历史人物。作为经典事件“凤求凰”的女性主人公,司马相如怎能不对赵高咬牙切齿?
这样一种底层规则衍生出来的恶感,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