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首页

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

庄附近一些桑园田地。后来反正沈家钱多,沈树人又兼并了周边一些桑田,如今颇具规模。

十月深秋,阳澄湖边寒风瑟瑟。此处港汊泥淖纵横,田园也都被自然的低洼地势分割成小块。

张学曾稍微走了一会儿,进入沈家的庄园地界后,发现地形愈发复杂。

一行一行稠密的桑林,和一道道长条状的浅水池塘交替错杂,每一道田垄的宽度都不超过三丈。

张学曾不由觉得奇怪:“本官也知道阳澄湖边低洼泥淖之处甚多,但印象里也不至于如此复杂难走,你们这是又围湖造田了么?”

沈树人在旁边指点道:“好教府台得知,这是卑职与几个同年,根据徐阁老《农政全书》、宋长庚《天工开物》所述之法,再加改良,弄的‘桑基鱼塘’。

苏湖两府,如今民生上最大的弊病,便是因为蚕桑之利数倍于种稻,苏丝湖丝售价又是天下最贵,所以多半良田都成了桑园。

但卑职钻研之后,发现桑林只是所需水肥较多。只要灌溉充沛、肥力足够,桑树完全可以种得比目前农家惯用的种法更密集。

而苏州地势低洼,泥淖湿地众多,只要把低处稍作深挖、挖出之土堆在两边高处,把沟、垄之间的高度差拉大,完全可以沟内养鱼,垄上种桑。

像这样每一道垄上种两行树,确保每一株桑树离岸边不超过八尺,完全可以连灌溉的辛劳都省却,桑树的根系足以吸到旁边池底的渗水,鱼粪还可直接肥桑。

如此,在桑树总量不减的情况下,就能比原本的旱田多养一茬鱼。鱼虽不便运输、保存,好歹能补贴本地百姓吃食,让百姓少吃一些稻米。挤出更多的外购粮米用于缴纳漕粮、军粮。”

明末大规模养鱼还是比较罕见的,天然水体没法养,人工家养也多半只是在小池塘里。商业化程度高的鱼类贩售,主要是靠捕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神话版三国 历史 /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28807719字08-17
惊涛落日 历史 /
惊涛落日
康斯坦丁伯爵
本站提供(康斯坦丁伯爵)大神最新作品惊涛落日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惊涛落日讲述的...
1340391字08-21
大宋文豪 历史 /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本站提供(西湖遇雨)大神最新作品大宋文豪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文豪讲述的是少...
943858字08-15
大宋财经周刊 历史 /
大宋财经周刊
北方吴彦祖本祖
本站提供(北方吴彦祖本祖)大神最新作品大宋财经周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大宋财经...
546101字08-12
魏晋不服周 历史 /
魏晋不服周
携剑远行
本站提供(携剑远行)大神最新作品魏晋不服周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魏晋不服周讲述的...
726533字08-18
相国在上 历史 /
相国在上
上汤豆苗
本站提供(上汤豆苗)大神最新作品相国在上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相国在上讲述的是当...
489806字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