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兵派,几乎是第一时间跳了出来:“我早说既然确信了王爷死讯,就该立即退兵了!如今又被南蛮子袭扰后方,不能再等了啊!”馏
尼堪这几天没捞到好处,背上的锅却又多了一口,很是郁闷,此刻在淮南清军中的威望更是降低到了极点。
旁边同样希望退兵、但动机理由跟尚善不同的满达海,也不由自主站在了尚善这边:“三哥,你要是觉得这样退兵没面子,至少也该分兵回救淮安。
若能把偷袭淮安的明军围歼、防止他们再逃窜出海,那也算功劳一件了,回去也好跟摄政王解释交代,要是再犹豫不决,那便太无能了——我没这么想,我只是揣测,王爷可能会这么想。”
尼堪的脸色都发青发绿了,最后还是一咬牙:“你们觉得能追上偷袭淮安的明军,我不拦着你们!到时候别空手而归就好!
但是这扬州城外的包围不能撤!我相信王爷的旨意这两天就能到了!若是王爷让我们撤,我才会全军撤!”
尼堪想的是,不差这两天了,多尔衮的命令一到,他就有台阶下,最后责任肯定比“未得令就擅自全面败退”要小得多。在已经不可能取得局部胜利的情况下,败得好看一点,也总比灰头土脸的怂败要好。
但他这个决策,显然已经无法节制住诸军,满达海本就跟他几乎平级,当下冷笑着算是领命,带着自己的部队表示会立刻回救淮安。馏
尚善和李成栋也连忙表示他们不是避敌退让,而是积极求战,仓促准备后,就跟着满达海一起去了——
他们这么做,也没人可以指责,甚至当天就有人在清军营中造舆论,说什么“官渡之战时,回救乌巢的袁绍军才是真正勇毅有担当的,留在官渡进攻曹操大营的,不过是郭图这样的蠢货才会做的决策”。
穿着穿着,这谣言就越来越夸张,很快变成了“听说这次朱树人也要效法曹贼,曹操当年亲自去乌巢烧粮,今天朱树人也是亲自去淮安偷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