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武三年八月二十,南京。
阿济格是八月初十开始发动进攻的,凤阳的阿巴泰、博洛等人,则是八月十五动的手,两路大军之间也就隔了五天。
所以八月二十这天,也就才刚刚距离前线战火彻底重燃的消息传回南京两三天而已。
至于陕西的吴三桂正式扯旗助明抗清,虽然发生在八月初一,还要早十天。
但考虑到陕西和南明控制的辖区,并没有办法走潼关道、河洛道通讯,一切消息需要翻越秦岭由四川的方孔炤转达,
所以吴三桂正式扯旗反正的消息,也并没有明显比淮西战场的消息早送到,几乎是前后脚。
最近这三日里,南京城中收到的告急文书,可以说密集如雪片相似。
“鞑子又打过来了!听说已经围了上蔡、寿县!淮安这边的鞑子,也有不小动静!”
“居然有那么多路一齐进攻?好不容易享受了几年太平,终究是躲不过呐!”
纵然大明在上一场战争中,最终成功取得了防御战的胜利、还反攻夺回了淮南地,可数十年来清军肆虐留下的心理阴影,还是让朝中不少文官生出了胆怯。
很多不知兵的文官,或许跟南宋鄂州战役击退忽必烈、经过十三年休战后,又听说忽必烈再次南侵时,心态差不多恐慌吧。
不过,哪怕是当年忽必烈休战十三年后再犯,南宋众臣一开始也是有一根主心骨的,那就是指望当初鄂州之战击退忽必烈的贾似道能力挽狂澜,再扮演一次救世主。
此时此刻,南明朝廷中那些不知兵的废物,也纷纷上书,请求鄂王爷朱树人亲自督师,击退鞑子。
朱树人挂着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的头衔,他也确实有义务担纲大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