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精度,还真就不如朝鲜鸟铳营,这也是有史料支持的。蜼
朝鲜早年需要防备鞑子,加上朝鲜改朝换代很少,不怕异姓武将和泥腿子造反,也就允许民间以鸟铳打猎。
有了长期训练的保证,还有很多拿着鸟铳打猎十几年的老猎户,就有了不少枪法很好的鸟铳手。只是朝鲜其他兵种确实垃圾,才被在明军清军倭军面前相对不堪一击。
朱树人并非狭隘之人,对于肯投靠他的有用之人,哪怕是异族,能用就用,最多暗中留点后手提防。
所以在狙击枪部队出现后,他也从当初李愉投降带回来那个一千多人的朝鲜鸟铳营里,挑了几百名枪法好的,再集中强化训练。
事实上,那个朝鲜鸟铳营被大明拉来拉去打仗,如今总共也就只剩七八百活人了,朝鲜老兵本来就是死一个少一个,又不会去特地补充。
朱树人找扩军招兵也是招汉人,朝鲜人只有存量而已,越用越少。
即便如此,朱树人也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如今第一批来复枪狙击兵,朝鲜人只许占一小半,以后武器扩产了,更要控制朝鲜人数量到三成以下,逐步降低。将来和平年代资源充裕了,完全可以慢慢训练汉人神枪手。蜼
而到了战场使用环节,汉人将领也会暗中防一手,比如这次派出八百龙骑兵,只有三百来复枪狙击兵,还有五百都是拿新式武昌造滑膛枪的,还有上刺刀。而狙击兵的火枪不便于装刺刀,也就没有近战能力,完全不怕他们不听督战指挥。
……
李愉在望远镜的帮助下,早就锁定了阿济格的旗阵,不疾不徐地逼近,唯恐阿济格提前警觉。而到了两军相距五百步时,李愉进一步放慢了速度,做出随时减速停下的姿态,闹得对面的清军将领愈发觉得看不懂。
这是搞什么鬼?
阿济格也觉得不解,看明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