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的航行,笛卡尔终于踏上了神秘的大明土地。
虽然是被迫来的,但他内心却并没有多大抵触情绪,甚至还有那么几丝期待。
因为他感受到了杨森.塔斯曼转述中、所透露出的那股大明摄政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那位伟大的东方王爷,肯用数千个战俘的性命,来换取一位科学家,那他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开明最贤哲的统治者吧!
以至于还没见面,笛卡尔就已经把朱树人想象成了柏拉图《理想国》里描绘的那种、只存在于理想状态的“哲人王”。
圣哲治世,真是天下大同之兆。
而负责接待他们的郑成功,也知道王爷大哥对这个“红夷大儒”的重视,
所以在泉州停靠补给时,他就很殷切地给荷兰人设宴接风款待,让他们稍事休息,缓解连续数月航行的疲惫。
原本按照大明制度,红夷船一律不得到内陆航行,都得在澳门或者大员把货卸了,由大明本国商人再沿海转运各地。
这次郑成功也得了吩咐,给他们破例开恩,也是向西方展示我大明如今开放包容的新气象。所以派出了郑家的战舰,给荷兰船护航,允许他们自己开去南京——
当然,要进入长江口,就必须在苏州崇明县把荷兰船上的大炮统统卸掉,暂时交由大明官府和当地卫所驻军保管!
商船可以进,可以自由航行,但军舰绝不能进!
属于外国人的大炮绝对不能带进长江!这是大明国防的威仪所在,不容妥协!
杨森.塔斯曼一开始还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毕竟荷兰人跑遍全世界都得带着炮舰。但郑成功义正词严地保证:
在大明的领海和内水,一切安全自有朝廷水师保护,进入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