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多是曹变蛟麾下的精锐骑兵,还有两万就是平时负责巡防漳南的李定国部步兵。
剩下的明军,也尽快得到了通知、加急做好准备、逐次调度往西运动。这些部队虽然没法在开战前运动到位,却可以保证比正常开战后再临时得到通知、早上那么四五个时辰赶到战场。
一言以蔽之,就是明军所有援军,都可以额外得到五个时辰的反应,这在大决战时是弥足珍贵的。
而洪承畴向张煌言要求的条件,是如果他死了,或者失踪了,希望张煌言可以向朱树人求情,在整理崇祯实录时,写关于他洪承畴的部分,写到崇祯十五年、皇帝亲临哭祭,说他洪承畴在松山死了的那一段,就可以了,后面可以不用写。
虽然这种事情很难瞒住,因为洪承畴降清后,毕竟还有那么多清廷高层朝廷官员知道洪承畴做了清朝的官——
但洪承畴觉得,等清廷覆灭的时候,以朱树人的脾气,他连大明小两百号的藩王,都能整得只剩不到十家幸存。那么,朱树人难道还会留北京那个伪朝的文官活命么?
地方官或许能活命,武将如果反正反戈一击帮着杀鞑子,也能活命,虽然不一定能保住兵权和官职。
唯独文官士大夫,说难听点儿,洪承畴早就看透了。大明科举二百七十年,学文的读书人早已人浮于事,朱树人的风格显然是杀掉一半剩下的还绰绰有余够做官,他根本不用留二臣。
如果北京文官统统杀光,或者至少囚禁起来,有些事情是有可能瞒住的,还能给他们一个体面。
张煌言觉得这笔买卖可以谈。
……
决战背后的内幕,暂且不再赘述,战前准备做得再好,也得临门一脚给力才能抵定胜局。
昨夜才急行军赶到内黄大营的李定国,此刻就带着他的两万原“西贼”老兵,再次负责赎罪扛线,承受满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