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正妻、公主朱毓婵也带走了,只留下了侧妃方子翎在南京,负责带两个儿子。
值此纷乱之秋,皇帝也只能信任朱树人长期坐镇北京、统筹整个北方,而不用担心军阀割据了。换了任何其他人操盘这个局,皇帝都是不可能放心的。
同时,考虑到史可法在南京朝廷中的地位,仅仅只低于朱树人、而高于沉廷扬。所以朱树人也在南京这边的权力安排上,又做出了调整——
他绝不是不信任史可法,而是要保护史可法,让他可以跟隆武帝君臣相得,好好干一辈子。否则,无论是升迁还是调走,都是更简单的选项。
朱树人的保险操作,就是把在北方建立了大功、也当了一年北直隶兼河南总督的表哥张煌言,重新调回南京,然后正式接任兵部尚书。
张煌言在北方当总督时,就是挂兵部尚书衔的,只不过挂衔和当正牌的兵部尚书,还是有差距的。能够正式当要害部门的尚书,还能进入内阁,张煌言肯定是乐意的,至于地方上的权力,那也是无所谓的。
张煌言此前多年一直在做地方官,从崇祯十三年捐官入仕,十二年里从县级做到总督的巅峰岗位,如今都三十好几了,终于入阁参加中枢工作,也算是修得功德圆满了。
张煌言入阁后,内阁依然是以吏部尚书史可法为首,但户部尚书沉廷扬、兵部尚书张煌言次之,还有朱树人的大舅子方以智调任工部尚书,哪怕朱树人离开了南京,内阁四个实权人物三个是他家的,也算是铁桶江山了。
……
稳固好了前方后方一切权力结构后,只需要安安心心种田,这几年里,大明的建设成就当然是进步非凡的。
朱树人在北方轻徭薄赋,鼓励工商,亲自抓各地的水利建设工作,宣扬永佃权政策,教育北方百姓好好种田,保证他们可以一直耕种所承租的土地,要把田地当成可以传代的固定资产去保护,哪怕土地产权不是你的,你也该去保护,因为以后的大明已经是“买卖不破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