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远在南京,当时鄂王爷也不曾亲临北京坐镇吧?北方的边将,忽然从蒙古人那里得到了新的罪证,难道不该请示贵国朝廷,然后再定战和。
如此大战,难道是边将可以自行决断开战的?贵国攻下朵颜诸卫故地后,距离再犯锦州,不过短短三四日,如果贵国的开战决策,不是贵国朝廷早有预知、提前下令,难道他们还敢自作主张?”
顾炎武听到这儿,也是微微有些心惊,没想到这个福临做了十年傀儡皇帝,居然还有些脑子,能从这儿看出一丁点破绽。
确实,当初大明先打蒙古找重新开战借口,也是为了同仇敌忾鼓舞内部士气,打完蒙古后直接就冲过通辽和锦州的边界,继续打满清了,没给清人喘息的缓冲机会。
这也是因为进攻启动之后,势如破竹,走流程肯定会军事上不利,不能为了虚名而浪费将士们的性命。
不过如果细纠起来,这也是一个穿帮的地方。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可以不受指责,但能弥补的污点,还是弥补一下比较好——有些时候这不是为了敌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能更好地驾驭军事部门,防止发生“下克上”的独走。
所以,朱树人还真就提前弥补过这个漏洞。
顾炎武不由向王爷投去一个钦佩的眼神,然后骄傲而又义正词严地对福临宣布:
“我大明朝廷当然不可能事先预知科尔沁部依然在与你们勾结!当初要求刘国能等出兵察哈尔、科尔沁时,给的命令也确实只是先攻蒙古,并未要他与你伪清重新全面开战!
所以,这事儿是刘国能等人私自扩大了战争,我大明朝廷不过是事后追认,而且也为这事儿处分过刘国能等将领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处分”,显然是朱树人补上去演的戏。明面上处分一下,未来风头一过,该升官更多、赏赐更多,还是照样给。朱树人是不会事实上坑有功将领、心腹武臣的。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