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以往读史,读到唐廷因李德裕私开边衅、收复被吐蕃占据的川西数州、却被唐廷申饬贬责,还往往解读为牛李党争,是唐末黑暗的表现,没想到还能有深意的么?”
朱树人也不想多说:“晚唐如何,孤不好说,他们可能还不配有深意吧,但孤行事当然是有深意的,你学着点就是了,不理解就执行。”
他是熟读二十四史,而且中外兼通之人,当然知道这么做的重要性。
很多穿越者都喜欢外交上一味强硬,不要脸,觉得有实惠,抢地盘就好。
还容易把朱树人的外交要脸,解释为“要脸不要实惠,限制了对外扩张,工业时代快来了,这是自废武功”。
但朱树人从没说过他这样指导大明的发展,就会导致不要扩张!
扩张当然是要扩张的!
而且扩张这种事情,当工业化的原料供应地、产品倾销地需求凸显后,民间资本自发都会去扩,那是根本挡不住的。官府只要管好总的水闸,防止大水漫灌就行了,至于灌既不足是不可能的。
没有生产力,指望生产关系自己扩张,那是做梦,生产力上来了,不扩也得扩。与其担心将来不扩,不如担心将来科技能不能爬到全世界第一梯队,生产力能不能做到最强、最有扩张性。
朱树人的外交把关主张,最多只是说,首先,不能给扩张套上从底层政治逻辑就正反馈的循环、被马太效应飞轮效应自激励强化。
得是好歹面子上解释的过去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你得借口找的好,而且做戏做全套。
比如这次,刘国能会留下口实,那就提前堵住,绝不在当世也不在史书上留下问题,能堵漏为什么不堵。
而且事实上,别以为西方国家抢劫就完全不要脸了——那些完全不要脸的,往往不长久,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荷兰,相当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