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内务府的存在,虽然有盘剥、垄断种种弊端,算是“与民争利”,不过这些肥缺行业,也征不到赤贫百姓的利,无非是跟民间富商士绅争利。
而朱树人上位之前,沉家本就是大明首富了,有那么多王室财产(王室不是皇室,是鄂王府的财产)和沉家私产。如今更需要一个内务府来统筹经营。再加上大明原本的皇庄皇商之类的小鱼小虾,合并到一起经营,大致能起到后世国资管理部门的作用。
有了内务府之后,还能便于在普通民间商人还不屑于投资的偏远新占领土上,搞长回报周期的投资。发现了这一妙用后,朱树人当然要借鉴清人的内务府,并且更加做大做强,为自己所用。
……
“税制变法的事儿,已经暂定,今日我等就先商讨一下,未来七年内,我大明的科技攻坚方向,以及产业技术发展,朝廷该如何引导。
最终的目的,一是要继续富国强兵,但同时也必须为将来可能对缅、越的用兵敲打服务。看看如今还有什么短板需要补足。”
第二阶段议题拉开后,朱树人率先为会议定了调子,让众人畅所欲言。
众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后,考虑到这次的议题,最终还是要为军事服务的,所以最终还是兵部尚书张煌言先发言。
张煌言对科技并没有什么展望想象力,他就中规中矩按照目前的军事短板,提了两条:
“按照李将军此前上报的边境冲突损失情况来看,要跟缅、越交战,如今军械技术最大的问题,还是枪械的防水、防潮做得不好。
武昌造虽然已经改良了数代,渐渐精益求精,可燧发步枪在湿热环境下打不着火的问题,始终没法根治。
如今我大明新一代边军,都是用着武昌造成长起来的,能擅长使用多种兵器的老兵,已经越来越少了,只能指望那些至少四十来岁、原本在南方改土归流和川南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