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鹏放了足足好几个月贷,政绩kpi数字蹭蹭蹭往上涨的同时,对本地民风刁钻颇有认识的他,内心其实也非常不安。
因为他知道,自己脚底下肯定埋了一个不小的雷。
所以,在小康三年正月,过完元宵节后,他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时机,又遇到了朱树人派来浙江检查相关试点工作的姚启圣,就把自己对坏账的隐隐担忧,和盘托出了。
“姚先生,这放贷试点和鼓励贫农扩田,倒是完成得不错。可是这七八万贫农改工籍、剩余贫农户均田地翻倍有余,代价肯定也是很大的。
本官虽拿不到具体数字,但估计这七八万户改籍的工人里,可能也就最多五六万是安心留在本乡做工的。
至少有两万户,都是浑水摸鱼,顺势骗贷,估计多有青皮刁徒,最后肯定想卷钱跑路,或干脆耍横无赖——因为本官这儿最终核查到的贷款买田后又卖掉的人,至少就有两万户了,还不能保证今年明年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在首次还贷前卖田。”
张世鹏也知道,那些坏账风险户,未必现在就回卷款走,因为眼下还不迫切——朝廷放的贷款,并不是放出去后只过一年,就开始往回收按揭的。因为要考虑到很多人刚扩大生产,投资也比较大,钱都占住了,直接逼收按揭很有可能收不上来,还闹出乱子。
所以这种经营性贷款,一般都是买田后第三年,才开始收按揭年供。既然去年年底贷的款,现在还没到开始还款的时间节点,那些人也就没必要太急着跑。完全可以再观望观望,或者在本地找找更好的时机。
逃跑和跳槽也不能随便跳的嘛,不得找个能“涨薪”的机会。
所以,面对张世鹏的担忧,姚启圣倒是没那么紧张。他一脸崇拜地对张世鹏转述:“王爷早就想到这种可能性了,你这儿是试点,只要你本人清廉无私,没有从中骗贷牟利勾结。
就算最后有一点坏账率,王爷也不会怪你的——第一个吃螃蟹哪有不被钳的,不过,官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