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因为平行时空的富兰克林研究雷电时,还没有“毕奥萨伐尔定律”,
所以这种研究,还真就只有在朱树人所在的这个特殊时空中,因为电磁感应发现提前了,金风玉露一相逢,才有可能催生。
而且也正因为这种东西历史上没发生过,所以只会抄历史答桉的朱树人也想不到,也不会去提醒手下这么干,最后完全是靠牛顿自己的脑洞想到的。
不过牛顿要这么干,他首先得研究雷电的特性。历史上富兰克林研究雷电靠的是“来顿瓶”,一种静电蓄能装置,是1745年才由荷兰人马森布洛克研究出来的。
好在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时,它永远比十所大学都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
现在既然牛顿有了这个需求,还理论推演了这种方案的可行性,大明这边好几所顶级大学和研究所,当然是投入到了不惜成本的实验当中。
最后在1690年,浙江大学按甲方牛顿提出的需求,造出了人类第一个静电蓄能装置来顿瓶,比平行时空提早了55年。
牛顿拿到来顿瓶后,也做了一大堆跟平行时空富兰克林差不多的闪电研究工作,包括放风筝引雷,最后在1695年发明了避雷针,并且提出了防雷安全范围原理。
然后,牛顿就造了一大堆避雷针用于雷雨天引雷,再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缠绕铜线和绝缘胶木分隔绑缚在铁芯上,测试各种铜线缠绕绑法和电流通过法环境下,雷噼后铁芯的残留磁性强度。
这样的实验,当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得到稳定的永磁体。
最初两年的实验,很多缠绕绝缘铜线的铁芯,在最初被雷噼短暂磁化后,很快又消磁了。
但朱树人非常支持牛顿的实验,很舍得造避雷针和挨噼铁芯,而且还让牛顿在南京和北京皇宫里都给宫殿的飞檐装上了防雷带引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