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根据探矿技能的显示,李牧可以非常的确定,这里就是他要找的石见银矿,如果说找错了,那也没关系,这里的银矿足够开采一百年开外了。
\n
李牧拔下身后的小红旗,在脚下插了一支,随后,他又沿着矿脉的走向,一个个插过去。这条矿脉,竟然蜿蜒五六公里。想象一下,五六公里的长度,地下都高纯度的银矿石,这要是都提炼出来,得是多少银子?
\n
一吨?十吨,二十吨?
\n
都不能用‘两’这个单位计算了。
\n
李牧把带来的旗子,都插进了土里,基本上已经把银矿的主要脉络描绘出来了。他甚至已经想好,从哪一边开始入手,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地出产效益了。
\n
但是如果开矿,他现在还面临着两个问题。
\n
第一就是人手的问题,现在没有大型机械,银矿又和煤矿不同。太原的煤矿,挖破地表一层浅土就是了,但是开采银矿也不是这样,几乎没有露天开采的,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开采完了表面浅层的十几米的矿脉之后,因为渗水等风险,这个矿脉就要被废弃掉。
\n
李牧刚才已经看过了,这个矿脉,大部分,甚至达到八成以上的矿石,都在地下十五米甚至更深。以目前的开采能力,不要说人手不足,就算是人手充足,恐怕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n
另一个问题,就是忠诚度的问题。
\n
倭国远离中原,在中原人的心里,倭国就像是岭南啦,琼州啦,类似于这样鸟不拉屎的地方。从中原招募矿工,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食不果腹的流民,他们宁可死在中原,也不会愿意背井离乡来到倭国。
\n
如果在倭国本地招募矿工,谁能替他管理这里?
\n
苏我虾夷?不可能!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