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延陀虽然强大,但那也只是相对于现在羸弱不堪的东突厥来说的,与大唐对上,阿史那思摩还是坚信大唐一定能胜。
\n
这是阿史那思摩思考事情的角度,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他想的不是这些。
\n
其实作为对手来讲,李世民一直也没把薛延陀放在眼里。不要看薛延陀现在有精兵多少,在李世民的眼里,也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根本不值一提。
\n
原因说起来,倒也简单。薛延陀是一个典型的部落国家,而且民族成分非常复杂。它膨胀的速度太快,人员良莠不齐,如果战事顺利,大军呼啸而过,还看不出什么问题来,一旦遇到硬茬,战事焦灼起来,这松散的部落集合式的国家,很快就会土崩瓦解的。
\n
如果打,李世民根本不需要多费心思,李绩率领本部的两万人,就足以把薛延陀的十万人挑翻。李世民不怕打,怕的是牵扯精力。
\n
无论是李孝恭也好,还是李绩也好,都是李世民预备着,准备用来打高句丽的人马。在李世民的眼中,也唯有高句丽,算是一个对手。如果此时跟薛延陀打,势必要分出至少两万人去与薛延陀交战,薛延陀的地盘又那么大,如果夷男想要拖,拖个一年半载实在是太容易了。如果明年要对高句丽用兵,少了这两万人,可能就左右了战事能否取胜。
\n
李世民把对高句丽的战争,视为自己一生征战的最后一战也是最光荣的一战,他是不会让薛延陀,坏了来之不易的胜利的。
\n
这是其一,还有一个问题,就算打败了薛延陀又怎样?大唐能得到什么利益呢?
\n
薛延陀作为一个短时间内,靠接纳散兵游勇,战败部落‘膨胀’起来的国家,其人员成分非常复杂,大唐除非打算奴役这些人,否则即便战胜了薛延陀,也得不到什么,反而会增添无数的麻烦。
\n
简单来说,薛延陀对大唐,就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n
李世民一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