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跟随李世民多年,奏折都不知道瞧过多少了,他能明白这些道理也不足为奇。但他毕竟是个阉人,很多事情没有他说话的份儿,而且他也琢磨,他能够想到的事情,李世民怎可能想不到呢?既然陛下执意要这么做,必定有他这么做的道理,照办就是了。
\n
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阴贵妃已经能行动了,她看着李世民在院子里站得久了,担心他着凉,便让人给他送了一件大氅披着。李世民回头看到她,担心她受风寒,便回了屋里。
\n
……
\n
李牧面前有一副他自己手绘的大唐疆域图,是按照后世的地图比例画的。在这副图上,薛延陀的疆域是要超过大唐的,但是实际意义并不大。在北方气候干冷的地方,是万里无人的,也不具备能生存的条件。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不能开发的现在,天寒地冻就代表着死亡。
\n
不能放牧的地方,对游牧民族毫无意义。
\n
大唐周边的国家,能够称之为威胁的,已经没有几个了。从南往北数,林邑已经覆灭,南诏也早已不复存在,吐蕃内乱之后,五年之内是恢复不了元气的,更不要说还有一个在大唐‘留学’,倾慕大唐郡主的吐蕃王子,李牧有信心,只要他和李世民都在,吐蕃与大唐开战的可能性不大了。
\n
未来在毗邻的‘松洲’,设置一个都护府,让它与唐俭的蜀州都督府互为犄角,多多防备也就是了。李牧提笔在地图上做了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的标记,目光继续往上移动。
\n
吐谷浑跟大唐打了一仗,虽然还没有完全覆灭,但是已经成了丧家之犬不足为虑了。西域三十六国如今团结在了以高昌为核心的丝绸之路上,生意做得飞起,有共同利益的支撑下,他们势必要维护与大唐的关系。
\n
最需要担心的,便是西突厥。按照历史的进程,西突厥在泥孰死后,基本上就走向了与大唐的对立面。这里面固然有执政者改变带来的影响,但是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唐的丝路战略,侵害了西突厥的利益。所以,如果想让大唐与西突厥的‘兄弟之盟’能够长久,给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