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钢更少,更节约材料。
\n
但是这种技术,工艺复杂,可不是随便的铁匠能做到的。李牧还没打算把江南钢铁厂送上大唐第一的宝座,所以这压箱底的技术,他根本就没往外露,眼前的状况,灌钢法已经足够应付了。
\n
……
\n
参观完了钢铁厂,李牧感觉嗓子都要冒烟了。
\n
王瑞早就让人备下了清热解暑的金银花薄荷茶,味道虽然怪怪的,但效果确实不错。
\n
几大杯灌下去,终于压下了那种火烧火燎的难受,李牧这才有心情说话。
\n
对于王瑞的钢铁厂他还是很满意的,至少这套生产流程……从洗矿选矿,到土法炼焦,到焦炭矿砂混合煅烧,到炒钢……大方向基本都没错。
\n
虽然以李牧的眼光看,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大堆的问题。但也正说明改进空间巨大啊。
\n
这样的话,只需要不断改进工艺,提高炉温,基本上足够他计划中所需的钢材了。
\n
如果改良了铁炉,把温度再提升几百度,熟铁的品质也会大大提高,到了那个时候,就可以琢磨琢磨铁路的事儿了。
\n
聊了半天工艺改进的事儿,话题转到了王瑞最关心的订单问题上。毕竟有了订单,王瑞才能心无旁骛的生产,否则生产出来没人要,琅琊王氏即便底子再厚,也经不起这么大的摊子消耗。
\n
更何况,铁本就是犯忌讳的东西,如果没有朝廷背书,炼铁等同于是造反。从前乱世倒也无妨了,但是眼下李唐江山稳固,再这么干无异于是找死。
\n
王瑞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李牧看了看他,给了一颗定心丸,道:“扶持你这个钢铁厂,本来就是开发江南计划中的一部分,不是你王家,也会是李家,赵家,钢铁厂是一定得有的。你不用担心销量问题,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