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能事半功倍。
\n
……
\n
就在李牧纠结要不要制作火药送到前线的时候,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传到了长安。
\n
泥孰死了。
\n
李孝恭传回的消息说,泥孰是病死的。但李牧却并不信,他与泥孰是见过面的,他记忆中泥孰的样子,并不像是病重之人。他的死,一定有蹊跷。
\n
其实泥孰的生死,李牧并不是很关心。但现在的问题是,泥孰是大唐与西突厥关系的维系者。泥孰做西突厥的大汗,西突厥会与大唐和睦。如果泥孰死了,他的继任者未必会继续执行他从前的政策。一旦西突厥挥军东进,那可是将近二十万的骑兵,仅凭定襄都护府的五万人马,是不可能抵挡得住的。
\n
更不要说,还有北边的薛延陀。
\n
李牧不敢怠慢,一面飞鸽传书给李世民,另一面也赶紧通知留守的百官,来到东宫商议此事。
\n
等不及李世民的决断了,消息一来一回,至少也是半个月的时间。而定襄那边传过来消息,一个来回也要十天。若等消息再行动,消息来的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n
如果真是最糟糕的情况,西突厥挥军东进,谁也帮不了定襄。唯有组织现有的力量,想办法驰援定襄才行。
\n
李牧当即没有了迟疑,第一个命令便是亲自接手了东城兵工厂,督工制作火药。同时,李牧还让李承乾下旨,调拨蜀州兵马两万驰援定襄,防备西突厥动向。
\n
他还修书一封给他的老丈人,如今的高昌国主张勋,让他联络西域诸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向定襄都护府靠拢。定襄周围种的都是土豆,粮食肯定是不成问题。现在缺的是人,心向大唐的人。
\n
……
\n
李世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