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震慑宵小,在大唐日报上刊登了这则消息。长安城的百姓听闻大军取得胜利,全都兴奋的欢呼起来。本来他们还担心李牧年轻,打不好这仗。现在消息传回来,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了。
\n
而且从最现实的角度说,如果李牧不能御敌于外,那突厥人突破定襄之后,就会像当年的颉利一样,直接兵临长安城下。如今皇帝,太子都不在朝,连个拿主意的人都没有,长安城的命运可想而知。到了那个时候,全城的老百姓全都得跟着遭殃……
\n
不过还好,侯爷就是侯爷,神仙就是神仙,名不虚传,把龟兹给守住了,不但达成御敌于外,而且是外中外,距离定襄还有几百里,长安城更是无忧了。
\n
还没等高兴够呢,一个更高兴的消息传了回来。河间郡王李孝恭出奇兵,与塔姆河设伏,竟堵住了想要绕过塔姆河偷袭定襄的西突厥大部,给他们来了一个半渡而击。半渡而击这词儿,大部分的百姓都听不懂,但他们能看得懂战果。这一战,十五万突厥大军歼灭了五万,俘虏了一万多,缴获战马粮草无数。突厥人只剩下四五万的残兵败将,往他们的老巢逃了。
\n
这么魔幻的剧情,是谁也想不到的。刚开始,百姓议论纷纷,都以为是摄政王李泰用的安民之计。那可是突厥骑兵啊,大唐最大的敌手,怎可能这么轻易就击败了呢?
\n
李泰也不信,发了数十只鸽子询问,但得到的回复是,实情就是如此。甚至统计完战果之后,比之前汇报得还要夸张。
\n
长安城的百姓沸腾了!
\n
天佑大唐,突厥人还是手下败将!也不用担心长安城的安危了,解气!提气!大大松了口气!李孝恭的威名,立时传遍长安城。很多年青人,对他不了解,这时便有那些上了点年纪的人开始为他们科普。李孝恭年轻时候,如何拿下江南,李靖曾经都是他手下的郎将云云。
\n
把李孝恭吹得是天上有地上无,大唐军神的名号,立刻就从李靖的头上,转移到了李孝恭的头上。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