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黄古代,在儿童四到七岁的时候一般就要入私塾读书,或是拜师求学了,称为“开书”、“破学”或“破蒙”。
而在此之前,会有极为隆重的拜师礼。在古代,拜师礼是极受重视的,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所谓人生四大礼:拜师礼是和成人礼、婚礼、葬礼相提并论的。
及至前朝,拜师礼依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谓人生一等一的大事。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虽然重点强调的是个人的努力与勤奋,但是说到其根本,至少需要有又把你领进来不是。
一直到前朝末期,炎黄进入了一个思潮爆发的时代,各种新式的思维、观念相互碰撞,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仿佛将整个天地都改头换貌。而包括拜师礼在的诸多流传千年的礼节,则因为其繁琐或是陈旧等诸多原因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
诚然,这些被淡忘的东西里面是有一些陈规陋习存在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其存在价值的内容。就拿拜师礼来说吧,古时读书难,而寻得一位良师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才会有郑重而庄严的拜师礼,这是代表着人们对学识的向往和师长的敬畏。
在如今,义务教育推行了许多年的今天,读书上学这件事儿早已经变得稀松平常,就如同吃饭喝水,如同行走站立一般,没有人会在喝水之前还祷告一番的。基于此,这古拜师礼的没落也就是在常理之中了。
但也正是因为读书这件事儿已经变得太过稀松平常,所以使得人们已经渐渐失去了原本的敬畏,逃学、旷课、考试作弊、辱骂师长等等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间都不罕见。
所以胡雷觉得,让杜小小在现年的年龄,进行一次真正的炎黄古拜师礼,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杜小小被孙桂芬领着进房间换衣服去了,没多会出来来的时间便已经从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变成了文质彬彬的小儒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